缺工缺料營建成本漲,房市爛尾樓來襲!

近期房市陸續傳出有爛尾樓事件,其中以 2022 年 11 月樹林的知名建案最為人所知,不少投資客、有意購屋者或已買預售屋者人心惶惶……

更可見大型行庫祭出「五大禁令」管制土建融:建造人或是建案本身的土地,兩者都必須作銀行信託;要求預售款項必須先撥入銀行專戶;建商本身信用紀錄必須良好;最要緊的是,要求建商必須和銀行簽署「續建承諾」,並必須先出足五成的自備款存到銀行專戶,銀行才會撥出土建融貸款等等的現況。

凱旋大苑

回顧台灣房地產史上的爛尾樓潮,規模最大的時間點就落在 1990~2000 年代,當時由於建商投資過度浮濫,加上新建案供給量暴增、政府進而整頓金融體系,使得建商大量倒閉,引爆爛尾樓危機。前車之鑑不遠,時逢疫情爆發、央行升息、股市重挫,全球經濟放緩等利空因素加總,另外,逐年暴增的營建成本,缺工缺料時有所聞,更讓建商情況雪上加霜。一些資本不夠雄厚的中小型建商,紛紛爆出資金周轉不靈,釀成了倒閉危機。

 

爛尾樓的兩大成因

檢視房市,爛尾樓的現象有兩大成因,第一是營建成本高漲:近年來營建業缺工缺料,換個角度說,營建費用包括建材、人工等成本增加,以我國營造工程物價總指數為例(包含材料類與勞務類),從 2017 年的 102.4 一路飆升 ( 2016 年 =100 ),2022 年指數攀升 130.45,增加 27.5%!

仔細盤算,每坪大約可增加 5~8 萬,整體來說營建成本增加二成到三成之間,造成當初的訂價賣價不敷後來日益增加的成本。第二個成因是建商的資金槓桿操作過度,一旦不利因素出現,就容易出現爛尾狀況。

 

危機往往就是轉機 購屋者謹慎因應

不過,危機就是轉機!爛尾樓的危機也能透過市場機制去蕪存菁,讓房市體質日益健全;當然不可諱言,公部門該把關的部分也不可鬆懈、嚴加稽查;在工料雙漲、營建成本暴增的特殊狀況之下,現行的土建融資不如因應狀況彈性調整放寬,尤其對於信譽不錯、擔保足夠的中小型建商;另外像是 18 個月限期開工政策規定也應該要有所調整。而對於信譽不良、擔保不足的建商,從銀行端就應該負起連帶的審核責任,審慎把關。如此預防勝於治療,就能避免爛尾樓事件一再重演。

 

投資有賺有賠,買預售屋本來就有風險;如果只是純投資,現階段或許並不是個好時機。有意購屋者,不妨多做功課慎選信譽良好的優質建商,盡量避免一案建商,也要瞄準成熟商圈、新興工業區,就能避免身陷風暴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