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房、存股哪個更好?選擇投資方式的關鍵考量

存房、存股哪個更好?選擇投資方式的關鍵考量

當積累了一定的資產,想要開始選擇投資作為增加資產的工具時,往往會面臨一個困難的選擇:「到底應該選擇買房,還是投資股票?」這不僅僅是著眼於現在,而是著眼於對未來長期生活品質的考量。

對於許多人來說,不論是存房或存股都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存房被視為穩健且保值的選擇,而存股則能夠讓資金更靈活運用且達到快速增值,但到底該選擇哪一種方式,才是最符合自身需求的呢?以下將提出存房與存股的利弊,供投資者作為考量。

本質的差異

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存房與存股的差異,這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兩者在財富管理中的角色。

對於多數人而言,買房常常被視為穩定的財務決策,畢竟房地產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保值增值的資產。尤其在台灣家庭的傳統觀念中,擁有房產被看作是一項個人經濟狀況穩定的重要標誌。

然而,根據羅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的觀點,自有住房未必算是一個資產。他認為,儘管房產可能會增值,但無法作為額外收入的房產更像是一項負債。每月的房貸、維修、稅金等支出都會影響你的現金流,這使得許多人對於重新思考對於「房子是資產」的定義,希望透過出租與轉手來獲得實質上的收益。

相較於存房自住,股票投資更能夠為投資者帶來實際報酬,股票提供的回報來源包括「股價增值」「股息分紅」,這些都屬於被動收入的一部分。股票市場的流動性較高,投資者可以在任何時候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買賣;並且,股票的投資風險可以通過多樣化投資來分散,這意味著,投資者選擇不同的投資標的物(如銀行股、ETF),可以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然而股票的缺點是具有高波動性和風險,股市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可能會在短期內大幅波動,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股票的操作需要具備一定的市場知識與專業分析能力,並且還要有足夠的抗壓性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存房與存股的優缺點比較

一、存房:穩定增值,但流動性較差

存房的優點在於其穩定的增值潛力。根據台灣的房市數據,過去十幾年,房價一直呈現穩步上漲的態勢,儘管偶爾會有市場調整,以及政府為限制投資客炒房不斷更新的房地合一稅政策,但房價大幅崩跌的情況在台灣並不常見。

對於投資者來說,房地產具有較高的「容錯率」,即使遇到市場下行期,只要不急於賣房,通常可以耐得住波動並等待其反彈。而且,房地產投資的槓桿效應較高,銀行提供的房貸通常能達到七到八成左右,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用少量的資金取得較大的資產,從而放大回報。

然而,存房的缺點也十分明顯,最大的問題在於資金的流動性差。相較於股票市場,房產的買賣需要較長的時間,在市場不景氣時,甚至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才能順利出售,加上房地合一稅的影響,若短期內賣出房產,將受到最高45%的課稅,大大降低了房產短期內的流動性。

二、存股:流動性高,但風險波動大

比起存房,存股則提供了更高的靈活性與流動性。股票市場的交易隨時可進行,基本上不會遇到長時間的等待過程,因此更適合需要快速調動資金的投資者。此外,存股的門檻較低,許多定期定額投資方式最低只需幾百元即可參與,對於資金較少的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不過存股也存在著它的缺點,與房市相比,股市的價格波動劇烈,往往會受到經濟、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短期內可能出現較大的虧損。此外,存股在選擇標的時,也需謹慎挑選,若只是盲目追逐高殖利率,忽視了公司的基本面,可能會面臨股價下跌而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

存房&存股,風險比一比

一、通膨影響下的選擇

無論是房產還是股票,都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隨著通膨加劇,各國央行通常會升息來控制通脹,這會直接影響房市與股市的表現,而通貨膨脹對存房與存股的影響是相似的,但也有所不同。

對於房地產來說,升息可能會導致貸款利率上升,從而抑制需求,讓房市略顯疲軟。然而就長遠而論,房地產仍然被視為對抗通膨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在高通膨環境中,房產往往能夠保持其價值增長,正如巴菲特所說,「三十年房貸是對抗通脹最好的工具」。只是隨著全球升息的趨勢,房地產市場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當利率提高時,購房成本上升,可能導致需求減少,對房市造成冷卻。

相對房市來說,股市在高通膨環境下會有更大的波動性。由於利率上升、資金成本增高,股市的資金流動性通常會受到壓制,這可能會導致股市出現較大的回調。對於股票市場而言,通膨通常會促使央行提高利率,導致股市的流動性減少,資金回流央行,並可能進一步拖累股市的表現。高通脹通常也會壓縮公司利潤,進而影響股價表現。因此,在選擇存股時,投資者需要格外注意通膨和升息環境對股市的影響,並選擇那些能夠在通脹期間仍能增值的公司。

整體而言,在通膨壓力下,房產投資相對來說顯得更為穩健。

 

二、資金使用的靈活性與風險
  • 資金門檻

購房需要較高的資金門檻,尤其是在台灣等高房價地區(如台北、新北市等),進入門檻高、所需的自備款也較多,對於沒有充足資金的人來說,這可能會成為一個不小的負擔。

台灣目前房貸的償還時間最長已達到40年,對年輕投資者而言,雖然目前台灣的房貸利率不算高,但購房者需要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內承擔每月固定的貸款償還壓力,面對長期的財務壓力,這對於投資的年輕人來說,不僅會影響的短期財務狀況,還可能限制他們未來的生活品質以及其他選擇。

此外,若是購房者未來面臨突發情況(如工作變動、家庭變故等),償還房貸可能會變得更為困難,甚至可能因為無法繳付貸款而面臨拍賣房產的風險。

相比之下,存股的資金門檻較低,而且資金可以較為靈活地調配,當需要資金時,股票也能夠迅速變現。這使得存股成為資金較為有限或者需要保持較高流動性的投資者的首選。當然,股市的風險也同樣較高,若選擇不當,短期內的資金損失也可能讓投資者面臨較大風險。

  • 資產流動性

與房產相比,股票市場的流動性要高得多。股票交易通常不會受到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制約,投資人可以隨時根據市場的情況進行買賣,並能夠快速將資金轉為現金,這在應對突發財務需求時顯得更加便捷。此外,股票投資的市場範圍更廣,投資者可以選擇多種不同類型的資產來進行配置,這使得資金的運用更加靈活。

購房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資金鎖定性」。一旦進入房市,資金便無法輕易提取,除非選擇變賣房產或將其出租。存房的資金流動性較差,使得房產成為一種沉重的資本投入,而房產的流動性差也代表當經濟環境整理發生變化,無法迅速調動資金運用。

然相較於股票投資,存房在資金穩定性長期增值潛力上具有明顯優勢。房產通常隨著時間增值,並且能提供穩定的租金收入,減輕財務壓力;股票市場的波動性較大,短期內可能造成資本損失。

購房是利用20%~30%的頭期款購置房產,其所具備的槓桿效應相較於股市更能帶來更高的回報率。而況房產作為實物資產,能在經濟不景氣時提供資本保護的作用。

因此,對於尋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來說,購房是一個更可靠的選擇。

如何做出選擇?根據個人財務狀況與目標

在選擇購房還是投資股票之前,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需求。如果投資人目前持有的資金並不充裕,且負擔不起高額的頭期款或長期房貸,那麼選擇先投資股票可能會是一個更理智的決定。股票市場不需要大量資本即可入場,可以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逐步積累資本,並且在市場的增值中獲得回報。

另一方面,如果投資人已經有一定的儲蓄,希望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擁有自己的住所或是希望以房產作為放大財務槓桿的工具、能夠承受每月的貸款壓力,那麼存房依然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存房不僅可以提供居住保障,還能帶來房產增值的潛力,因為房市具有自住的剛性需求作為支撐,能夠穩定房市,使房市不會崩盤。因此不論是對有自住需求或是想要獲得出租收益的投資者而言,存房都會是一個好選擇。

不論是存房還是存股,兩者都並非非此即彼的選擇,在制定財務計劃時,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投資的期望、評估風險承受的能力以及考慮對於資金流動性的需求。

並且無論是哪種投資,都應當做好風險控管,千萬可別把所有資金都丟在同個籃子裡。

在許多傳統家庭中,都會強烈建議年輕人早自住買房,然而在過去幾十年裡,房價的漲幅遠超過薪資的增長,這使得年輕人對於購屋用途觀念開始產生轉變。

如何妥善運用自己的第一桶金,如果用來存股該具備的財務知識是什麼?如果還是想要存房、對於存房仍然有憧憬,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提前達標?無論選擇哪種方式,,懂得理財與運用資產,才能在多變的經濟環境中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實現財富增值的理想生活。